西塞山前终日客,隔波相羡尽依依

出自唐代皮日休西塞山泊渔家

白纶巾下发如丝,静倚枫根坐钓矶。
中妇桑村挑叶去,小儿沙市买蓑归。
雨来莼菜流船滑,春后鲈鱼坠钓肥。
西塞山前终日客,隔波相羡尽依依

全文赏析

首联起笔说明写诗事由,引出后面的景色描写。颔联写目之所及,看到的渔家风情。

颈联写男子回来了。到这里,就完成了整个渔家的生产、生活的描写。男子打渔,妇女纺织,小孩闲逛,顺带做些力所能及的琐事。对角色的分开细致描写,构成了一幅和谐的渔家生活画卷,也正因为如此,引起诗人的羡慕之心。与其在官场受气,与其打打杀杀,不如像这些渔民一样,安居乐业,平常人生。尾联直接抒发向住这种生活的情感。

这是晚唐诗人皮日休的一首渔家乐。宁静祥和的小渔村,人人自得其乐,辛勤劳作。春雨过后,莼菜青翠如滴,鲈鱼正肥,味道一定鲜美无比。与其在仕途上奔波劳碌,不如闲居此地,做一个悠闲淡泊的垂钓翁!

译文/注释

 我静静地靠着水边钓矶上的老枫树根,江风吹动白头巾下青丝飞舞。
中年妇女前前后后往桑村去采摘桑叶,小孩则逛了集市,买了蓑衣回来。
雨后莼菜涨满河湾,小船挤开碧波而返。春后的鲈鱼既肥且美,让男子的钓竿都难承其重。
我坐在西塞山前,一直看到太阳西落,隔着江水,真是羡慕他们啊,舍不得离去。

作者皮日休简介

皮日休画像
皮日休(约838—约883),晚唐文学家。字袭美,一字逸少,汉族,今湖北天门人。一位道、儒兼修的学者。曾居住在鹿门山,自号鹿门子,又号间气布衣、醉吟先生、醉士等。晚唐诗人、文学家,与陆龟蒙齐名,世称"皮陆"。咸通八年(867)进士及第,在唐时历任苏州军事判官(《吴越备史》)、著作佐郎、太常博士、毗陵副使。后参加黄巢起义,或言“陷巢贼中”(《唐才子传》),任翰林学士,起义失败后不知所踪。诗文兼有奇朴二态,且多为同情民间疾苦之作。被鲁迅赞誉为唐末“一塌糊涂的泥塘里的光彩和锋芒”《新唐书·艺文志》录有《皮日休集》、《皮子》、《皮氏鹿门家钞》多部。
更多介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