祖辈虽逝矣教诲了然心
这是一篇高中高一800字作文,欢迎点评和分享~感谢你的阅读与支持!
一张张发黄的老照片,一套套古旧的老家具,一枚枚黯淡的老勋章……组成了我们足以珍视一生的传家之宝。传家宝,它们从遥远的遥远走来,向无尽的无尽传去;它们的身上,不知刻载着多少的陈年往事,记录着多少爱恨情仇,这是我们每一个人都值得骄傲的。
但同时,我们也应当意识到:传家之宝之所以珍贵,是因为它们身上蕴含着一个家族的精神传承。“授之以鱼不如授之于渔”,这些家族精神所凝聚成的无形的祖训,似乎比实实在在的东西更值得我们重视与传承。
一句句饱含人生哲理与思考的话语,一句句殷切深情的嘱托与盼望……祖训,撑起了一个家族的脊梁,唤醒了这个家族的精神。虽然,说出这些话语的人们早已老去,甚至已经长眠地下,但这些祖训却永远年轻,永远燃烧着无穷的火焰。
这些祖训,像夜空北斗一般,为十年、二十年之后的家庭指引明路,为八代、时代之后的后生们矫正脊梁;这些祖训,经过岁月的打磨,反而历久弥新,比早已老去的物质更加鲜活。隽永而深刻的文字,在年华的洗礼下,流淌在我们的心中,铭刻在我们的脑海。
一封封《曾国藩家书》,承载的是文正公教导儿孙博学笃志、正气凛然的殷切期望;一首千古流传的《示儿》,流淌着的是陆游盼望儿孙为国为民、以死效国的心声:而王羲之“入木三分”的训示,则是点拨后辈治学理念的典范。时过境迁,这些时代的巨人给儿孙们留下的财产早已湮没在历史的长河中,无人知晓;但他们通过祖训所留下来的精神财富却流传至今,为人千古传颂。
祖训可以是有形的文字,也可以是以身作则的身体力行。民国学者杨昌济撒手人寰时匆匆忙忙,但他每天坚持用凉水沐浴并晨读半小时的习惯早就刻在了女儿杨开慧的心里,践行了他“修学储能”的主张;当襄阳城终于向蒙古铁骑敞开了大门,郭靖没有什么传世的遗言,但他的引颈就义却比任何话语都有力地践行了“侠之大者,为国为民”。总之,祖训无论有形无形,都是对后辈最珍贵的财富。
祖训,是一个家族的精神继承,它顺应着时代的潮流,拾起这被遗忘的美德。千千万万的祖训连在一起,组成了炎黄子孙民族精神的脊梁。
祖辈虽逝矣,教诲了然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