畅谈共享之利弊

这是一篇初中初二800字作文,欢迎点评和分享~感谢你的阅读与支持!

看着路旁一排排横着,色彩鲜亮的共享单车;在路上心惊胆战地避让一辆辆横冲直撞的共享汽车;在手机上时时共享着自己的位置,甚至生活————我惊愕地发现,似乎在一瞬间,共享产品如雨后春笋般从资本市场脱颖而出,遍地开花。

这般前所未有的景象说明了什么?意味着什么?

不可否认,共享经济的大规模发展体现了人们素质的提升。虽说新闻里也屡屡报道“共享单车乱停放”,“将共享单车上锁占为己有”诸如此类的文章,但总体来说,这种模式能推广下去,已足见人们对它的认可和尝试。

我不禁开始任思维畅想,想着共享时代是怎样的光景,要是能共享的东西越来越多,这个社会又会是怎样的模样。

回首历史,似乎许多人都在追逐这种全方位的共享。圣西门,傅立叶,欧文之所以被冠上三大“空想”社会学家,不就是因为他们试图让小部分人民共享自己的所有产物,却(在现在看来毫无悬念地)失败了嘛。“大跃进”时期的通过劳动来共享餐点的食堂,最终不也支撑不下去了嘛。

难道共享的最终结局必然是失败?

当然不是,别忘了我们身处的时代,在一系列共享的现实商品之外,这个时代最重要的共享是数据。

每天从清晨打开手机给朋友点赞的那一刻起,每个人都被卷入了数据共享的时代洪流中。

我们发的每一条“朋友圈”,点的每一次外卖,每一次骑共享单车的轨迹都在自愿或稀里糊涂中成为了大数据的一部分,我们以为自己能保护的,甚至引以为傲的隐私权,好像在方便的生活面前败下阵来。我们知道共享数据的风险,却低档不住它給我们带来便利的诱惑。

要是有一天,数据比我们自己更了解我们,“跟随你的内心”这句至理名言乃至整个人文主义所竭力倡导的思想将何去何从?

想到这里,我不禁打了个哆嗦,将思维及时拉了回来。

鲁迅曾说过:“世上本没有路,走的人多了,便也成了路。”希望共享时代也能找到属于自己的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