情寄何处

这是一篇初中初二作文,欢迎点评和分享~感谢你的阅读与支持!

“此情无计可消除,才下眉头,却上心头”绵绵无尽的思念,让李清照也束手无策,直叹:“无计可消除”,从古至今,相思一直都是文人墨客争相抒发的情感,真情能动人,所以它能穿越时空,打动千年后的我们,相思绵绵无尽,那么古人把这无尽的相思之情寄向何处呢?

还记得,那个望月怀远的张九龄吗?他望向天空的明月,怎么也掩盖不住心中深深的相思之情。与常人不同的是,他一改相思的悲痛,转向乐观,写出了令无数人动容的名句:“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时。”虽你我不在一起,却能同时欣赏这一时刻的明月,这一句诗令多少游子找到了心灵上慰藉!你可以说是作者自我安慰,但这不失为一个聪明的方法,他将相思之情寄予了明月,希望明月能传递他的相思之情,他为情感寻找了一个寄托。

无独有偶,思妇在思念在远方的游子时,心中的思念与痛苦更是无人倾诉,相思之情便更加浓烈,于是她“涉江采芙蓉”,泛着小舟在江面上采摘荷花,“采之欲遗谁,所思在远道”,原来思妇采莲蓉是为了送给在远方的游子,在游子远行的日子里,思妇便是这样安慰着自己的心,将相思之情寄托在一朵朵芙蓉花上,而那些芙蓉花因被赋予了思念,意义就变得不再那么简单。

古人很聪明,会将自己的相思之情寄托给事物,来宽慰自己。不过他们只会这样吗?李商隐就不是。

雨夜,往往能引发人们深思,唤起人心底的感情,李商隐就在这样的一个雨夜之中,陷入了相思之中。“君问归期未有期”这种思念没有期限,更增添了作者心中的愁绪,在这种无边无尽的思念中,李商隐缓缓道出:“何当共剪西窗烛,却话巴山夜雨时”,什么时候能与你同坐一起,谈论巴山的那一场夜雨呢?都说“理想很丰满,现实很骨感”,说的就是这种情况,未来同家人坐在一起总是美好的,而现在却分隔两地,忍受思念却是痛苦的。李商隐思念寄予了那美好的未来,让他在艰苦的日子里有了为生活奋斗的勇气与信心,就像船找到了指示灯塔,人找到了生活的目标。

美好的未来会给人勇气,美好的回忆也会,每逢佳节,不在家人身边心中总会少了一点什么,而对故乡的思念就愈发浓烈,诗人王维在重阳佳节上感叹“每逢佳节倍思亲”,在以往重阳佳节,自己总是与兄弟相伴登高,而现在这种情景已不复存在,想到远方的兄弟也一定在思念着自己,他把思念寄托给了过去美好的回忆,让自己相信自己所思念的人也在思念着自己,不仅宽慰了自己的心,更使情感得到了寄托。

在通讯不发达的古代,古人的相思之情高于我们千信万信。所以,诗人所流露出感情才能打动千千万万的人,他们将自己的相思寄予景物,寄予未来,寄予美好,一切事物因为有了他们的情感而变得有诗意,当自己有相思之情时,不妨学学古人,为自己的情感找一个寄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