萧散造句

【萧散解释】:1.犹萧洒。形容举止﹑神情﹑风格等自然,不拘束;闲散舒适。
相似词:成也萧何败萧何 成也萧何,败也萧何 散散心 散散步 萧萧 萧然 萧疏 萧森 

1、总之,元代诗文追求的雍容平易、萧散高致、淡雅光洁,是理学家外圆内方人格追求的体现:在儒雅闲静的背后,深藏着孤介不倚、凛然难犯的君子之性。

2、乐泉先生的书法古而不滞,萧散而不放肆,清和可以澄明,这彰显了乐泉先生宽阔的视域,不囿于金陵甚至江南的文化情趣,而直通汉魏魂魄,连接三代篆籀。

3、要真正理解倪云林的“萧散简远”,要真正理解朱耷的“墨点无多泪点多”,不能离开他们的身世阅历。

3、造 句 网是一部在线造句词典,其宗旨是更快地造出更优质的句子.

4、总观全图,气势俊迈,风神萧散,有傲然挺立之概。

5、当然,气可以磅礴,也可以萧散,不论哪种“气”,都是画家精神状态的体现。

6、墓志的书法圆活,萧散虚和,内含刚柔,遒不凡。

7、或以为沈、郑之奇峭博丽或萧散宏肆,不尽合右军末年之妙,盖以玉辂比椎轮,有乖进化之理。

8、所以,陈设中将处处透出一种萧散恬淡的心境,结合明代士大夫宅园内读书藏书、宴游赋诗、啜茗博古、灌园溉蔬的特点,设文人藏书楼、书画斋等。

9、其手札小品书风萧散,笔触细腻而跳荡,这反映了他具有随时捕捉艺术美的那份机敏和案牍劳形之余又能回首迟留的那份审美心态。

10、因为看得通脱,心胸旷达,活得也就萧散恬淡。

11、作品笔意从容,结字疏朗,章法萧散,深得晋人神髓,直入“二王”堂奥。

12、杨坤如自领文武,学张良九里山吹萧散项羽八千子弟兵,于城楼设宴,敲锣打鼓,吹拉弹唱,镇定自若。

13、他的画风沉静萧散而富于逸趣,糅文人式的放逸情趣于严静的法度气局,寓哲理性的时代思考于简淡的表现方式,以强烈并新颖的历史意蕴而独树一帜。

14、王羲之《兰亭集序》,在中国散文史上是一篇著名的典范之作,作者叙写兰亭雅集盛况,抒发生死感慨,文笔隽爽流畅,洒脱无拘,展现出作者萧散疏朗的风采。

15、孟先生持315号牌参加了11月7日的拍卖活动,以33万元的价格竞得张大千作品《萧散老布衣》。

16、缺少山水画千岩竞秀、万壑争流;千仞之高、百里之迥的气势;缺少跌宕起伏、云烟明灭的变化;缺少高旷幽深、萧散简远的境界。

17、他们秉承魏晋以来墨迹与碑版的双重传统,逐渐突破王氏书法的萧散妍妙,转向法度森严的风格。

18、一个开小相馆维持家业的中年男人,偏就在市井喧哗的棚庐里画出了野逸萧散的禅画。

19、李煜的这两首渔家词虽然还谈不上豪宕,但它较晚唐五代某些词人专写女性题材,徘徊于花间月下,卿卿我我,委婉缠绵,无疑意态萧散,境界开阔。

20、他为这些前人作品所作的题跋、考证既反映出他的独特鉴定眼力和深邃的学问,同时也折射出他萧散、洒脱的小行书风格。

21、在创作中他力求艺术涵容量的富与大,其书法创作既有碑的厚重浑朴又有帖的萧散灵动。

22、禇遂良为初唐四大书法家中承上启下者,书风委婉多姿,萧散端雅。

23、其印表现或清新隽永,或自然质朴,或大气磅礴,或雅逸精熟,既得古玺之萧散,又得汉印之雄浑。

24、既具粗犷豪迈之气度,并斩钉截铁之力量;又洋溢着风神各具、天真自然、凝炼古澹、超迈萧散之逸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