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郑愚简介》 ► 查看5篇诗文
郑愚,番禺人。官至礼部侍郎,著有诗作。唐朝时代人物。
1人物生平
魏、晋、南北朝之后就是隋、唐。
唐代(公元618~907年)是古代中国最为强盛的朝代之一。但是,到了晚唐,由于统治阶级的贪得无厌,使土地兼并加剧,加上连年的天灾和“安史之乱”的折腾,农民简直是活不下去了。——郑愚,就出生在这样的年代。
然而,不管中原地区有多么混乱,却还乱不到岭南来,在相对稳定的局面下,小小的香山岛已经形成了一些名门望族。到郑愚出生时,他家“家世殷富,驺僮布满山谷,皆纨衣鼎食”(见《香山县志》)。说他家的土地、牛马、仆人多到漫山遍野,这大概是事实;说连仆人也穿丝质的衣服,大碗酒大块肉地过日子,就恐怕有美化之嫌,但无论如何,边远之地民风淳厚,剥削也没有那么沉重,这却是可信的。
郑愚是唐开成二年(公元837年)的进士,做过朝廷里的秘书省校书郎(主管校勘史籍和订正文书讹误的官员),咸通初年(公元860年)授桂管观察史,咸通三年,岭南西道节度使蔡京施行苛政,竟至官逼民反,朝廷命郑愚代之,任邕州刺使兼御史大夫。当时的邕州(今广西南宁)真可谓天灾人祸,又加上南诏国的入寇,岭南东道的兵变,局势笈笈可危。郑愚独力支持,才使得邕州安然无损。大约在876~877年间,唐僖宗晋升他为中书门下平章事,当起了实际上的丞相。881年,黄巢起义军攻入广州,随后又移师直指京城长安,他再度临危受命,被召回京,官拜尚书左仆射(即左丞相),在任3年,病故于任上,没有子嗣。由此可见,郑愚一生操劳国事,确实是公而忘私的。
郑愚是见诸诗史的第一位香山籍诗人。《全唐诗》辑录了他的一首题为《泛石岐海》的诗,这也是历史上的第一首用白描手法吟咏香山风物的诗歌:
“此日携琴剑,飘然事远游。台山初罢雾,岐海正分流。渔浦扬来笛,鸿逵翼去舟。鬓愁蒲柳早,夜怯芰荷秋。未卜虞翻宅,休登王粲楼。怆然怀伴侣,徒尔赋离忧。”
这里的“台山”,指石岐以南的南台山,后来是香山八景之一的“南台秋月”的所在地;“岐海”指石岐海,后来也成了八景中的“石岐晚渡”。从这首诗我们知道当时的石岐是个渔港,而且还是船来船往颇为繁忙的口岸。虞翻和王粲分别是三国时代吴国和魏国的名士,都是郁郁不得志者,说明郑愚虽然年少才高,此番离开家乡,是想闯一番事业的,但想到了国家的多灾多难,对此行的未来,忧虑颇深。他还写过一首《醉题广州使院》: “昔年百姓受饥荒,太守贪残似虎狼。今日海隅鱼米贱,大须惭愧石榴黄。”
前两句是对民生疾苦的体恤,后两句是对丰年的由衷喜悦。由此可见他的心与民众的贴近。
古籍《唐诗纪事》记载了一段关于郑愚的佳话:
当他以桂管观察使的身分拜会在海内负有重名的魏国公崔铉时,顺便带了文稿请他指教。崔铉见他衣着华丽,以为他只个花花公子大草包,便把他的文稿放在案上,看也不看,只礼貌地留他吃饭。当郑愚离席更衣时,众宾客都以为他自惭形秽而逃席了,没想到他换了一身红色的绣锦,重又回到座位来。崔铉在他离开的片刻,好奇地翻看了他的文章,不由得拍案叫绝,慨叹说:“也只有像他那样的才子,才配得上这身漂亮衣服啊!”
说句题外话,沙溪镇近年多次举办国际休闲服装节,我看,大可以把郑愚老先生的名号亮出来,早在唐代,他已经在领导国内的时装潮流了!
2作品
幼作
[唐]郑愚
台山初罢雾,岐海正分流。渔浦飏来笛,鸿逵翼去舟。
醉题广州使院
[唐]郑愚
数年百姓受饥荒,太守贪残似虎狼。
今日海隅鱼米贱,大须惭愧石榴黄。
体裁:七绝
出处:全唐诗:卷870-24
拟权龙褒体赠鄠县李令及寄朝右(李令因之休
[唐]郑愚
鄠县李长官,横琴膝上弄。不闻有政声,但见手子动。
出处:全唐诗:卷870-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