终日看山不厌山,买山终待老山间

出自宋代王安石游钟山

终日看山不厌山,买山终待老山间
山花落尽山长在,山水空流山自闲。

全文赏析

这首诗是王安石《游钟山》四首七言绝句之一,短短二十八字之内,便重复出现了八个“山”字,如此回环反复,读之朗朗上口,匠心独运,这样的诗作在古典诗词中是极少见的。唐代羊士谔的一首《乱后曲江》,“忆昔曾游曲水滨,春来长有探春人。游春人尽空池在,直至春深不似春。”诗中五叠“春”字,读来已是传神至极,毫无矫揉造作,为复而复之嫌疑。而王安石的这首《游钟山》更是出奇制胜,独绝无二。

八个“山”字平均分配于四句之中,这显然是诗人巧心谋篇布局,以显出渐次的层次感。但又并非一成不变,毫无错落,前两句中每一个“山”字都写在了七言的不同位置上,而后两句又处于相同之处。形式上既有参差,又有对称,堪称一绝。古典诗歌有“诗避重字”的说法,一因格律,二因诗作篇幅短小,要表意染境本已不易,若再反复用字,反而会有追求词藻,诗作空洞,而不能达意的问题。但王安石的这首《游钟山》在诗意的表达上,不仅没因反复用字而大打折扣,而且句意如叠字一样,环环相扣,更有以山自拟的深意暗含其中。即使不深究诗境,全当一首普通的归隐山水诗来看,这也是佳作一篇。

“终日看山不厌山”,归隐后的王安石常骑着毛驴悠游钟山,但日日与山为伴,以山为景,却未曾厌腻。一写钟山秀美,二写山之变幻。山川看似亘古不移,但若像王安石这样细细赏来,也会看见钟山的日新月异,花草树木、鸟兽蛇虫,每一日、每一时、每一刻都在改变。因为喜爱而想要“买山终待老山间”,而事实上王安石最后确实安葬于钟山南麓。

“山花落尽山常在”,写的不正是禅家缘起性空的核心思想吗?以山花喻世间一切有为法,生灭不止变化不休,如山花一般,年年岁岁有开有落。再以钟山喻法性本空,因为性空才能缘起,无空便无有,有从空中生,正若皮之不存毛将焉附,山若不存,山花何在?与此同时,缘起才知性空,正是见证了山花的生生灭灭,才知道山的不移不乱。“山水空流山自闲”,山间流水潺潺,不分昼夜不知疲惫,无有尽时不明始日,但一动不如一静,流是空流,唯有闲,才是洒脱自性。全诗看似在写钟山,实则是在写诗人的心。

其实,对于这样一首精妙的山水诗,或许不解而解才是最佳的赏析方式。无须通晓历史背景,无须得知诗人心境,甚至无须深究其中禅意,或是根本不知诗人是何许人,亦无碍无障。毕竟诗中所提就只有山水,本就无所谓时代无所谓背景,于是读者便可以自心自解,在这首看似简单的山水诗中见自己、见众生,见心中所有的诸般万象。山花到底只是山花,还是禅家的缘起性空,还是诗人已抛下的荣华富贵……答案只在我们各自的心中,如此赏析,岂不是和钟山一样,自在清闲。

作者王安石简介

王安石画像
王安石(1021年12月18日-1086年5月21日),字介甫,号半山,汉族,临川(今江西抚州市临川区)人,北宋著名的思想家、政治家、文学家、改革家。
庆历二年(1042年),王安石进士及第。历任扬州签判、鄞县知县、舒州通判等职,政绩显著。熙宁二年(1069年),任参知政事,次年拜相,主持变法。因守旧派反对,熙宁七年(1074年)罢相。一年后,宋神宗再次起用,旋又罢相,退居江宁。元祐元年(1086年),保守派得势,新法皆废,郁然病逝于钟山(今江苏南京),谥号“文”,故世称王文公。
王安石潜心研究经学,著书立说,被誉为“通儒”,创“荆公新学”,促进宋代疑经变古学风的形成。哲学上,用“五行说”阐述宇宙生成,丰富和发展了中国古朴素唯物主义思想;其哲学命题“新故相除”,把中国古代辩证法推到一个新的高度。
王安石在文学中具有突出成就。其散文论点鲜明、逻辑严密,有很强的说服力,充分发挥了古文的实际功用;短文简洁峻切、短小精悍,名列“唐宋八大家”。其诗“学杜得其瘦硬”,擅长于说理与修辞,晚年诗风含蓄深沉、深婉不迫,以丰神远韵的风格在北宋诗坛自成一家,世称 “王荆公体”。有《王临川集》、《临川集拾遗》等存世。
更多介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