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日

朝代:唐代|作者:杜甫|
去年登高郪县北,今日重在涪江滨。
苦遭白发不相放,羞见黄花无数新。
世乱郁郁久为客,路难悠悠常傍人。
酒阑却忆十年事,肠断骊山清路尘。

    译文/注释

    注释
    九日:农历九月初九,即重阳节。本诗为广德元年(763)重阳日诗人在梓州所作。
    郪县:唐梓州治地。
    重在:仍然在。
    涪江滨:此指梓州。
    不相放:谓不饶人。
    黄花:菊花。
    傍人:依靠别人。
    酒阑:酒罢。
    骊山:在今陕西西安市东临潼县,是当年唐玄宗与杨贵妃游乐之处。
    清路尘:辇路上之清尘。即细微飞尘。本句乃叹明皇荒游无度,以致“世乱”“路难”,使诗人“为客”“傍人”,故不禁思之肠断。

    全文赏析

    诗人的感触与生活都是无穷无限的变化,虽然年年重阳复重阳,可岁岁重阳不相同。人事的变化、社会的变迁、环境的变异都会给人以新的感受。诗人此时已年逾花甲,同时唐朝社会也由盛唐时期转向衰落阶段,加之诗人命运不济,一生才大官小,可小官也没在职几年便流落困境,历经安史之乱,边地战火不断,宫廷勾心斗角,社会动荡不安。诗人面对国家与人民、个人与生活的现实,他的这首诗正是在如此的背景下吟成的。

    去年重阳节的时候,在梓州郊县城北登高时,就因“兵戈与关塞”带来了无穷的烦恼;而今日又是重阳节了还仍然流浪在梓州涪江岸边。宝应元年(762)夏,杜甫为了送好友严武回长安赴任,把严武送到了绵阳。没想到却因为成都徐知道叛乱,回不了成都,只好滞留东川一带。绵阳刺史姓杜,按辈分属杜甫的孙辈。杜甫先是在绵阳住了几个月,然后前往梓州(今四川三台县)。在梓州.杜甫受到了严武旧部章彝的盛情款待。就在宝应元年(762)的重阳节,杜甫登上梓州城楼,写下了《九日登梓州城》诗。现在一年过去了。在这一年中,到过射洪县拜渴过陈子昂的故居,后来又到过通泉;广德元年(763)到过盐亭、汉州,绝大多数时间住在梓州,一年来除了迎来送往,几乎是无所事事。这令杜甫十分难堪,二遭遇了岁月无情满头白发已令我苦不堪言;看见了无数的黄花簇新开放真叫我羞愧难言。世道混乱,心情抑郁地长久在异乡作客;生路艰难,在悠长的岁月中只能长期依靠他人过活。这首诗的中间两联,几乎就是杜甫对这一年生活的概括和总结。酒醉之后。回忆起十年前的往事:天宝十四载(755)冬,自长安回奉先探亲,路经骊山。恰逢唐玄宗在骊山过冬。有皇室辇车出行,道路清凄,“朱门酒肉臭,路有冻死骨”让诗人痛断肝肠。酒后之言,是说的真心话。从那次在骊山脚下的清尘之路开始,大唐王朝就开始走向了衰颓之路。有着敏锐观察判断力的杜甫不幸事先感觉到了灾难的降临,在十年沧桑之后,让杜甫回忆起来只剩下伤痛。这是怎样无奈、无助和无际的哀痛!

    写作背景

    这首诗作于广德元年(公元763年)秋,诗人重阳节登高,抒发长期漂泊异地、客居他乡的郁闷心情,并感叹是由于唐玄宗的荒淫无度才造成了安史之乱,造成了自己长期流离。

    作者杜甫简介

    杜甫画像
    杜甫(公元712年-公元770年),字子美,汉族,本襄阳人,后徙河南巩县。自号少陵野老,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与李白合称“李杜”。为了与另两位诗人李商隐与杜牧即“小李杜”区别,杜甫与李白又合称“大李杜”,杜甫也常被称为“老杜”。
    杜甫在中国古典诗歌中的影响非常深远,被后人称为“诗圣”,他的诗被称为“诗史”。后世称其杜拾遗、杜工部,也称他杜少陵、杜草堂。
    杜甫创作了《春望》、《北征》、《三吏》、《三别》等名作。759年杜甫弃官入川,虽然躲避了战乱,生活相对安定,但仍然心系苍生,胸怀国事。虽然杜甫是个现实主义诗人,但他也有狂放不羁的一面,从其名作《饮中八仙歌》不难看出杜甫的豪气干云。
    杜甫的思想核心是儒家的仁政思想,他有“致君尧舜上,再使风俗淳”的宏伟抱负。杜甫虽然在世时名声并不显赫,但后来声名远播,对中国文学和日本文学都产生了深远的影响。杜甫共有约1500首诗歌被保留了下来,大多集于《杜工部集》。
    更多介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