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享——是汩汩细流还是浊浊淤泥?
这是一篇初中初一作文1000字作文,欢迎点评和分享~感谢你的阅读与支持!
现如今,奔波在往来人群的匆匆间,驱赶于社会前进的步伐中,“共享”一词已充斥着人们生活的角角落落,影响着现代生活的方方面面——不计其数停靠于街边的共享单车已成为国民出行的主要交通工具之一,逐渐兴起的共享图书馆更新了人们的借书方式与意识,地铁站一隅可以偶然瞥见的共享雨伞,以其人性化的设计及温暖贴心的想法深得年轻人的喜爱……
但随着共享的普及,自然也少不了一些质疑。那么,共享究竟是让清新芬芳遍及每个角落的汩汩细流,还是使“脏乱黑臭"愈演愈烈的浊浊淤泥呢?
共享是一种生活理念与生活方式。“共享”,顾名思义,是“共同分享”、“共同享用”的意思。早在五、六十年代,人们的共享理念就已贯彻于生活中。在上海石库门老弄堂里,公用的厨卫无疑是那代人挥之不去的记忆之一。几户人家在一间小小的厨房里共同炊烟,一家“完工”,另一家又开始撸起袖子加油干。父母们在厨房里挥汗如雨、满面尘灰,孩子们蹦蹦跳跳地在嬉戏中被香味吸引,糖醋小排、酒香草头、八宝辣酱,一盘盘仍冒着热气的佳肴无一不牵动着孩童极易满足的天真无邪。每每此时,某一家会邀请邻居家的孩子进餐,尽管近在咫尺,每次也会"打包"满满一盒让他们回家慢慢品尝。下雨了会边收衣服边互相转告,邻居自行车坏了便会不假思索地出手相助,人们在狭小的空间里分享柴米油盐、交换家长里短,诠释着自己对于“共享”的生活理念。然而,随着时代的进步、社会的发展,公共空间大幅度减少,取而代之的是一间间独立房屋,人们甚至对邻居的姓名、工作全然不知。为了缓解这种尴尬,为了满足内心深处的共享理念,现在,人们终于找到了一种既不过分公共,也不过于独立的最舒适的生活方式,共享单车、共享篮球等便是其中两例。
进一步来说,共享也是一种人文精神,它是建立在懂得分享并乐于分享的基础上的。懂得分享,就是懂得给予别人需要的快乐与慰藉,这好似春日里的一丝轻风,温和细腻;犹如盛夏间的一棵槐树,繁茂庇荫;又宛若严寒中的一轮旭日,照彻心扉。而乐于分享,便是在分享后收获的双重快乐与慰藉。不仅如此,共享更是一种国民素养的体现。随着共享单车的普及,越来越多的问题如雨后春笋般疯狂滋长——单车停放占用人行通道、单车遭使用者乱涂乱画、单车遇窃等,正一点一点给人们起初对共享单车的好感度减分。一天放学途中,恰好经过一条因摆满共享单车而显得狭窄的人行通道,忽然,有一阵疾风刮过,将一副副昂首挺立的姿态毁于一旦,“哐哐哐”,它们纷纷弱不禁风地倒下,却又毫不示弱地霸占着通道。然而,来来往往行色匆匆的路人也只是路过,从一辆辆单车之间的缝隙里跨过,丝毫没有要将它们扶起的意思。同样,超市里公用的购物车也是如此。许多人选择停靠在收营台附近,但仍有许多人随意停放在超市的一角,为下一位使用者作足了“铺垫”。有人曾经发出质疑:共享技术与共享政策就没有弊处了么?我想,就算共享的客观条件达到最好,人们就真的一直不会将共享贬值吗?
共享,既是汩汩细流,也是浊浊淤泥。在这个最创新实践也是最迂腐低俗的时代,人们用一言一行诠释着共享理念与情怀,同时也在用一举一动否定着它,共享的意义,大抵也就是人们所赋予它并改变它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