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乡的灶

这是一篇高中高一800字作文,欢迎点评和分享~感谢你的阅读与支持!

当我想要翱翔时,总有一缕炊烟给将要启程的我送行;当我将要坠落时,总有一缕炊烟拖住我疲惫的身躯;在我想要回程时,多希望也有一缕炊烟领着我回到梓里。

“灶”这听似老土又落后的设备,却与我一同度过了春夏秋冬,熬过了三伏三九。

从我记事开始,奶奶家就一直用灶来煮饭,烧菜,那时的灶很大,一个灶上有着三口锅,灶台上能放得下砧板和许多菜。特别是年前,一整条庄子上的人都很忙,奶奶家也不例外。那时爸爸妈妈也都会放假,来到奶奶家,做年糕,白面饼和包子。前一天晚上把面粉、糖精、苏打、水之类和到一起,放到一个大瓷缸里,然后把它埋到灶旁边的草堆里。第二天早上,一大团柔软白嫩的面团就“出生”了。奶奶把火开起来,我却跑过去和奶奶抢着烧,这口灶已经有了年代了,灶外也有了几个小洞,时不时从里面溅出小小的火星,灶上的石灰也已经往下脱落了许多,露出了里面发黄的红砖,高高的烟囱也已经被熏得乌黑,仿佛是顶天立地的擎天柱。坐在灶膛前,说是烧火,其实玩得不亦乐乎。

把一把稻草全部塞进灶膛里,挠挠头,看着灶膛里的灰烟直冒,就是不着火,气急败坏之下,就鼓起嘴往里面吹气,还是不着,就把头探过去看看。突然“砰”的一声,火瞬间蹿起三丈,我前额的头发懦弱的蜷缩了起来,躲避这红色的炙焰,这锅灶不仅给了糕的热量,也慷慨的给予我一股温暖的浪潮。

时光匆匆流逝,我的童年是与这老灶一同度过的,蒸发饼时那云雾缭绕的厨房,炒菜时飘出的缕缕轻烟,寒冷时给我的阵阵温暖,仿佛是过眼云烟般飘过。

可现在科技越蹿越高,老灶也渐渐退出了时代的眼线。人们放弃了这既不方便又不环保的设备,都换上了新式的煤气灶,电饭煲。渐渐地,渐渐地……我忘记了那焦糊的锅巴的味道,忘记了自家做的包子,饼,年糕的味道,也忘记了童年的味道,仅仅剩下一具吃惯了大鱼大肉的躯壳留在这世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