冷与热
这是一篇初中初三1000字作文,欢迎点评和分享~感谢你的阅读与支持!
冷与热对于现阶段的中华民族而言,似乎是一个无比沉重的话题。
老人跌倒了,扶还是不扶?一直是人们心中的一个疙瘩。但奇怪的是,每当“众人围观跌倒老人却无人伸出援手”的新闻被报导时,网络上便群情激奋,热火朝天,网民们痛痛快快地将围观群众骂得狗血淋头,然而下一次,老人又是在熙熙攘攘的人群中独自痛苦地挣扎着。怪不得清华大学社会心理学教授王瑗说:“中国现在的情况很有意思,似乎上街的都不是网民,网民也从不上街一样。”中国民众对待“跌倒老人”的态度,在现实生活中与在网络上显然是冰火两重天。面对无助的老人,态度冰冷的道德沉陷者固然可恶,那么,那些在虚拟世界里振臂高呼却又从跌倒老人的身旁悠然走过或茫然停驻观看的懦夫就更可憎了。然而,如此怪异的冷热现象又何止于老人扶与不扶的问题上呢?诸如“小悦悦”事件,批者如潮,而救者甚少;诸如“公交车让座”事件,点评者无数,而真正让座者寥寥;诸如“毒食品”事件,怒批者众多,而真正良心端正的商家却少。凡此种种,都是说者热火朝天,激情澎湃,而行者寥若晨星,冷若坚冰。如此怪异的热与冷,让国人呼吸维艰,无助之至,如果再不中和这样的冷与热,我们就只能滑向更为冰冷的道德深渊了。那么要到什么时候,这许许多多的华夏子孙才能都拥有一颗满载着热情与正义的红彤彤的心呢?都能在面对跌倒老人时痛痛快快地说出一句“扶”并付诸行动呢?都能面对老弱妇孺,主动而热情地说出“您请坐”的温暖如春的话语呢?
讽刺般的冷与热现象,确实是国人一根心头刺,看来未来的中华民族还真有一场道德回归的硬仗要打。
这个硬仗如何打,我想,首先应该挖掘出道德沦丧的原因,才好对症下药。那么道德沦丧的原因究竟是什么呢?我想,究其实质应该是民族灵魂中文化的走失,因为一个民族的思想是否健康,道德素养是否纯明,一般来说,应该处决这个民族的文化水平。而文化,则又是当今中华民族一个全新而又沉重的冷与热的话题。
中国当今的文化发展其实是非常畸形的,诸子百家、四大名著等经典逐渐冷下去,翻阅的人少之甚至少。去中学生中调查,有许多学生不知道“四书”“五经”为何物,更不知道墨、儒、道、法等各学派的基本思想体系,更有甚者,不懂《三国》与《水浒》。去成年人中调查,能静心读书的人就已经很少了,更不消说读经典文化了,他们宁愿把时间花在闲聊与麻将上,或追名逐利上。那么现今盛行的热门的所谓文化又是什么呢?是各种都市快餐文化,里面充斥着靓丽面孔,男女激情,或各种暴力恐怖情节,或各种虚拟游戏;此外就是各种美容,减肥,升官,发财的所谓实用类文化。整个文化世界让人产生一种头重脚轻、主客颠倒的不适感,恰似一个内力在慢慢散去却只剩下了花架子的武林人士,气息紊乱,血脉逆流,一不小心便会有咳血的痛楚,甚至命归黄泉啊。
其实经典之所以称为经典,是因为它并不是只作用于过去某一时段,它在任何时空都能给予人们以智慧和启迪,赋予生活丰富的内涵,能壮实民众的魂魄,能坚挺民族的脊梁。诸如《孝经》有言:“爱亲者,不敢恶于人;敬亲者,不敢慢于人。”这是教育百姓由敬爱双亲推及敬爱他人。诸如《论语·卫灵公》有言:“当仁,以仁为之任也;虽师亦无所逊。言当勇往而必为也。”告诫人们,要当仁不让,遇到该做的事,就要积极主动地去做,不应该推委。诸如孟子曾说:人都有恻隐之心,羞恶之心,恭敬之心,是非之心。这就是人们通常所说的仁义礼智,孟子认为这些品德是人生来就有的,不是外人强加的,只是人们没有去认真思考与追求罢了。这就可以警醒世人,时刻加强自身道德修养,多多进行自我反省。可见,研读经典名著是真正受益无穷的,其思想内涵是中华文化永恒的源头,惟有紧承源头,才会有清冽冽的活水啊,不然就只能是死水一潭,臭水一沟。
反观我国的邻居——日本,它的快速崛起其实与文化是密不可分的。在我国已冰冷的堆积起得灰尘的《论语》等经典著作,在日本却长盛不衰;日本电视台的八点档和九点档全都是对文化经典的解读。这样的冷与热的对比简直让人心寒,但我们更要心惊,心警。我想,此时我们最应该做的,就是让自己被快餐文化,闲聊文化冲昏发热的头脑冷静下去,让经典文化重新热起来,用经典的道德观念来重塑我们的灵魂,这样国人的脊梁才能挺直,国人的形象才会伟岸,民族的灵魂才能健硕。
要真正改变这种种冷与热,期盼民众人人用心,时刻警醒,该热的热起来,该冷则冷下去,那么社会也就随之而和谐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