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脑与“电”脑
这是一篇初中初一1000字作文,欢迎点评和分享~感谢你的阅读与支持!
苹果公司总裁库克认为,“我不担心人工智能会让计算机像人类一样思考,我更担心人类像计算机一样思考,失去了价值观和同情心,罔顾后果。”那么,我们的大脑会不会被异化成“电”脑?
愚以为,若是按照目前的电子科技日新月异飞速发展,人类的生活被人工智能贯穿之时,大概会成为所谓的“电”脑吧,失去人性,不会思考,但是,实际上只是有轻微的趋势罢了,危机程度目前仅处于引发人类担忧的地步,然而我们必须避免这样的趋势的加剧。
人工智能不会让计算机像人类一样思考的。思考是人类才拥有的“专长”。思考源于大脑意识的产生,而意识就起源而言是人类物质世界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就属性而言,是人脑的机能,因而库克的“不担心”也就能顺藤摸瓜,有因可循。若是非要使得计算机像人一样思考,就必须复制人脑运作的机制,解决“简单问题”和“困难问题”,再者,程序本就不是自发产生,是经人工编程且受多个客观条件的限制的。未来的人工智能有大可能会普及,但并不意味着完全取代人类的生活方方面面,社交、学习、工作……从哲学的角度而言,人与自然和人与人的关系是辩证存在的,有些领域是人工智能所不能涉及的。
基于对当下人类社会发展的现状,手机的普及是大家所共睹的,有一种较明显的趋势——手机将人渐渐异化成了“手机人”。是人发明了手机,而把人类关入电子世界桎梏的“罪人”也是手机,或许是人类本身的问题,但手机的确大大地影响了我们的生活,它仿佛能从屏幕里悄无声息地伸出无形的大手,以可怖的姿态把使用者的头脑禁锢在屏幕的“沼泽”。计算机由人编程然后服务于人,而我们所要避免的后果就是人类似一个个代码被敲入了电子世界运作的程序。获好莱坞金奖的动画巨作《机器人总动员》中,机器人瓦力目睹了人从智慧生灵变为一个个只会坐在机械椅上盯着电脑屏幕的无能大胖子,一场空前绝后的危机后,瓦力拯救了绿色的希望树苗,而人类则幡然醒悟,回到地球,重新打造绿色美好的家园。电影以艺术的形式,所呈现出的对未来的展望和对科技与人关系的思考和阐发,使我们多少有些感触。我们不能“坐以待毙”,必须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在尊重社会发展现状的前提下运用脑髓,放开眼光,面对人工智能,我们要秉持“拿来主义”,不是针对文化,而是针对影响人类社会发展的科技因素,我们必须要紧守正确的价值观和应有的人性,做世界真正的主人。
然而,要实现价值观与人性的构建和完善,唯一的有效方法就是教育。
哲人说,思想是人的灵魂,教育可以促使我们培养思考的能力,从古至今,教育都倾向于应试教育,我们多少都缺乏面对复杂多变的社会的能力,但,必须肯定的是,我国的教育是成功的。2016年北大文科状元熊轩昂说:“知识不一定改变命运,但没有知识一定不能改变命运。”他家境富裕,却并非是个“纨绔子弟”,他攻于学术,善于思考,有着对社会各阶级人的价值分析与同情——这是希望,教育让我们有了社会感、时代使命感以及思考的能力,如此这般,大脑被异化成“电”脑的未来,会成为无稽之谈——这是大家共有的期望。
鲁迅先生说,我们就有埋头苦干的人,有拼命硬干的人,有为人民请命的人,有舍身求法的人……这就是中国人的脊梁!力争做脊梁,担当起人类社会发展的重任,应是我们每一个青年的觉悟和自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