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想成为一名哲学家

这是一篇高中高一作文,欢迎点评和分享~感谢你的阅读与支持!

有人问我,“你的梦想是什么?”

我从容地告诉他:我想成为一名哲学家,让世界分享我的思想光华!

我的回答一出,便引来一阵窃笑。

是的,在当今这物欲横流,道德滑坡,信仰缺失的时代,有谁还会去想当什么哲学家!还奢谈什么分享思想的光华。早在上世纪三十年代,钱钟书先生在他的《围城》里面,就提到过民国时期哲学不被重视的境况。该系的学生常被人耻笑。哲学系的学生耻笑不到别人,便耻笑该系的教授先生了。八十多年过去了。如今这种状况也未见好到哪里去。理想不值钱,信仰靠边站。良心道德买不了高楼变不了汽车,也管不了穿衣和吃饭。君不见,世界科技日新月异,物质享受也日益丰富多彩。可社会困局也日益严重,精神困厄危机四伏,人们找不到解救危机的出路,灵魂的栖息找不到回归的家园,以至于若干前年一群在巴黎集会的诺贝尔奖获得者发出倡议:“人类要在21世纪生存下去,必须回头2500年,去吸取孔子的智慧。”

我记得亚里士多德说过,在科学上进步而道义上落后的人,不是前进,而是后退。作为宇宙生灵中最聪明群体的一员,作为人类文明高度发展的21世纪的一分子,眼见我们的时代在进步中后退,我们不能不忧心忡忡。我们在追求高度物质文明的同时,也必须寻找精神文明的出路,让灵魂有一个栖息的家园。精神文明发展的出路在哪儿?马克思摸摸他的大胡子,站在伦敦塔的顶端,用他那浑厚的声音对我们说:“真正的哲学是时代精神的精华。”我听到了时代的呼唤,看到了导师挥手的指引。我要掌握哲学,当一位真正哲学家,用时代精神的精华滋养自己,影响社会,让思想的光芒照亮世界。

如何让思想的光芒照亮世界?我叩问苍天,质询先贤。柏拉图深情的望着我:“小子!要播撒阳光到别人心中,总得自己心中有阳光。”对啊!采尼曾把自己比作太阳,光热无穷。别人认为他是疯子。但他不为所动,用他聚集的光热照亮世界。可是,这光热又如何聚集呢?国学大师王国维引用宋词委婉地告诉我:“昨夜西风凋碧树。独上高楼,望尽天涯路。”我一时还不知如何“望尽天涯路”。于是,我千里寻访古代希腊哲学大师毕达哥拉斯。我从基本问题求教起:“请问毕姥爷,什么是哲学?”毕达哥拉斯老爷爷笑盈盈地对我说:哲学的基本意思就是热爱智慧。因此,哲学就是智慧之学。

得到大师的指点,我非常兴奋。亚里士多德被公认为古代希腊的智者,我要不惜时力向他去求问智慧之学。可是,等我找到亚里士多德,我却大失所望。他这样对我说,“我比别人聪明的地方,就是我知道我不比别人聪明。”这是什么话!你不比别人聪明,我大老远跑来,向你学习什么?我正在郁闷之时,备受世人后人景仰的孔老夫子把我拉到一旁,开导我道:“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这话我懂。他的意思是说,懂就是懂,不懂就是不懂,这才是真正的有智慧。经孔老夫子这一开导,我忽然明白了亚里士多德的意思,正如夫子所言,他是一位真正的智者。这时,亚里士多德才对我稍作解释:求知是所有人的本性。人都是由于惊奇而开始哲学思维的,一开始是对身边不解的东西感到惊奇,继而逐步前进,而对更重大的事情发生疑问。一个感到困惑和惊奇的人,便自觉其无知。看来无论中国还是外国,各位先贤的智慧是相通的。首先承认自己不聪明,自己无知,那就要学了。怎么去学?孔老夫子又对我循循善诱,并现身说法:学而时习之,不亦乐乎,学而不厌,发愤忘食,乐以忘忧,不知老之将至。

我从先贤那里获得了精神的滋养,对如何成为一个哲学家似乎有了信心。可是马上我又迷糊了。哲学是聪明之学,可这聪明之学到底应学些什么呀?怎样才能成为哲学家?听到我的询问,爱因斯坦大叔停下他正拉着的小提琴,亲切地对我说,小朋友,如果把哲学理解为在最普遍和最广泛的形式中对知识的追求,那么,哲学显然就可以被认为是全部科学之母。这时,十八世纪德国著名浪漫派诗人诺瓦利斯也凑过来,以他诗人的特有体认补充道:对对对!哲学是全部科学之母,哲学活动的本质原就是精神还乡,凡是怀着乡愁的冲动到处寻找精神家园的活动,皆可称之为哲学。听了他们的谈话,凭着我已有的知识基础,我仿佛明白了哲学的内涵应当是这些知识的归纳提升,科学包括自然科学、社会科学、思维(心灵)科学。可我又不敢确认我的看法对不对。于是我找到大众哲学名家艾思奇。艾老笑笑摸着我的头,“小伙子,你的思考很正确。”于是,我对当好一名哲学家,心里便有了些底儿。

是的,我要广博的学习,从自然科学里,找到人与自然的和谐之道;从社会历史科学中,总结人类社会运行的规律,找到可持续发展的途径;从思维科学里寻找人类精神的家园。这样,我就可以与许多有志同道者,在科技物质文明高度发达的今天,给世界点亮一盏精神文明的明灯。我谨记着亚里士多德在我告别时对我讲的两句意味深长的话:

“智慧不仅仅存在于知识之中,而且还存在于运用知识的能力中。”“对于美德,我们仅止于认识是不够的,我们还必须努力培养它,运用它,或是采取种种方法,以使我们成为良善之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