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楼曲二首
白马金鞍从武皇,旌旗十万宿长杨。
楼头小妇鸣筝坐,遥见飞尘入建章。驰道杨花满御沟,红妆缦绾上青楼。
金章紫绶千馀骑,夫婿朝回初拜侯。
译文/注释
白马金鞍上的将军,正率领着千军万马,在长安大道上前进,渐走渐远,只见马后扬起的一线飞尘。长安大道旁边的一角青楼,楼上的少妇正在弹筝,优美的筝声虽未中断,她的目光却情不自禁地追随着那马上将军和他身后的队伍,直到飞尘滚滚,人影全无。
将军和他的部队回来时,把满路杨花都吹散到御沟里去了。少妇盛装上楼,等待迎接保家卫国的夫婿。他正立功回来,封侯拜爵,连他部队里许多骑将都受到封赏。
全文赏析
盛唐诗人惯以汉武帝比唐玄宗,此诗也如此。诗人是借用汉武帝时期的历史画卷反映盛唐时期的现实面貌。这幅描写大军凯旋的历史画卷,让人联想到唐代前期国容威赫,实力强大。唐代前期,接受了西晋以来以及南北朝长期分裂的痛苦教训,整军经武,保持了国家的统一与强盛。“聘得良人,为国愿长征”(敦煌曲子词)在这盛极一时的封建帝国里,成为当时的社会风尚。
在这两首诗中,一种为国立功的光荣感,很自然地从一个征人家属的神态中流露出来,反映出盛唐社会生活的一个侧面。
作者王昌龄简介
王昌龄 (698— 756),字少伯,汉族,河东晋阳(今山西太原)人,又一说京兆长安人(今西安)人。盛唐著名边塞诗人,后人誉为“七绝圣手”。早年贫贱,困于农耕,年近而立,始中进士。初任秘书省校书郎,又中博学宏辞,授汜水尉,因事贬岭南。与李白、高适、王维、王之涣、岑参等交厚。开元末返长安,改授江宁丞。被谤谪龙标尉。安史乱起,为刺史闾丘晓所杀。其诗以七绝见长,尤以登第之前赴西北边塞所作边塞诗最著,有“诗家夫子王江宁”之誉。王昌龄诗绪密而思清,与高适、王之涣齐名,时谓王江宁。集六卷,今编诗四卷。
更多介绍>